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的冲突:对比、反思和展望
目录
摘要
前言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心理学批判
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化人类学批判
对比与反思
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在研究对象上具有共同基础的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在学科史上曾经有重要的交流对话,但在两者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因理论构建和方法差异而形成了以冲突为主的关系。本文大致梳理了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心理学的批判,以及心理学视角下对文化人类学的批判,指出了其中合理和不合理的成分,并以研究对象为切入点提出文化人类学的知识体系在根本上应当以心理学为基础。然而,由于两者的研究层次不同,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上均有其合理性。为实现两者之间的对接,应当及时重视心理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对理论连接处的建设,以促进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心理学 学科交互
前言
人类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狭义部分的文化人类学(按照美国人类学界的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四分法)与心理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但两者也显然有着较大的差异。从研究对象来看,不同学者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文化人类学对于“文化”的关照是毫无疑问的;而现代科学 ...
Hoshino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回顾其一
目录
久远的初认识
失败的再接触
正式学习的开始
停滞、探索和新视界
久远的初认识
现在能回想起来的最早接触是在小学,某位申必人士教我的GW-BASIC,一门在现在显得过于申必的古老语言,使用行号标记执行顺序,不需要声明,类型可以自由变换,还有最申必的GOTO。其实现在回顾起来,我都几乎想不起这个阶段了。但是这样看起来,其实在发展关键期的这段经历可能对我还是有很重要的影响和积极意义的。毕竟编程的思维,似乎也不是这么容易培养起来的。
失败的再接触
在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不知怎的突然萌生了继续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的想法,而且更申必的是在没有了解、没有买书的情况下看中了C。结果硬着头皮跟着打下来,还是一头雾水,毫无头绪,最后不得已暂时中止了。虽说这也可能只是因为我没有摸到门道,但客观地从总体水平来说,这时我恐怕还不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这个暑假里我还买了书想学德语,最后类似地因为毫无概念而悻悻而返。
正式学习的开始
在初二,我重整旗鼓决定要学C++(虽然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选中了它),并且可以说颇具慧眼地选中了通俗易懂、毫无疑问是初心者向的《C++ Primer ...